一、事件概述
2025年7月24日,网红主播辛巴2017年自创的品牌“棉密码”卫生巾陷入卫生安全风波。消费者集体送检的检测报告显示,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多个批次的棉密码茶氧夜用、日用卫生巾等品类均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一款樱花·舒缓型卫生巾硫脲含量高达16653.4679μg/g。
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今年5月出具的检测结果显示,10份样品中有7份检出硫脲;6月某官方机构送检的14份样品中,仅有一个批次未检测出硫脲。“棉密码”多个产品系列号称采用茶多酚卫生巾芯片,主打抗氧化效果,而该卫生巾芯片正是检出硫脲的重灾区。有专家分析,由于硫脲有一定还原性和抗氧化性,价格低廉,不排除被人为添加以替代较昂贵的抗氧化剂。
多位消费者反馈出现甲状腺病变等硫脲关联病症,记者获取的统计表显示有30余人自诉患有甲状腺癌,约35%的家庭中未成年女儿与母亲长期共同使用该品牌卫生巾,数百例消费者反馈红肿瘙痒闷痘炎症、妇科炎症、皮疹荨麻疹、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症。
此前,2024年“棉密码”曾因被指添加荧光剂上黑榜,辛巴当时态度强硬反驳质疑;同年11月22日,“棉密码”曾发文称已升级为“医护级”卫生巾。
针对此次风波,辛选集团回应称,棉密码品牌第一时间请求汕头市监部门对产品进行抽检,结果合法合规合格,不存在“致癌”问题;辛选客服表示正在跟进处理,若订单在七天无理由退货期内可直接申请退货,超出期限会跟进处理。
7月24日,“棉密码”发布声明称,经权威机构检测认证,所有产品均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已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安全评估结论为正常使用条件下硫脲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还主动向汕头市澄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抽检,结果为产品检测合格。
二、舆情趋势
由上图趋势可以看出,有关“辛巴品牌卫生巾检出超高含量致癌物”的媒体舆情于07月24日14时达到最高峰,网民舆情于07月24日13时达到最高峰。
三、传播平台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辛巴品牌卫生巾检出超高含量致癌物”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相关舆情量,占总量的76.2%,其次为短视频占15.3%,新闻APP占6.9%。
四、情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辛巴品牌卫生巾检出超高含量致癌物”的舆情,中性舆情占比最多,达54.3%;负面舆情次之,占31.9%;正面舆情占比最少,仅13.8%。
五、热词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辛巴品牌卫生巾检出超高含量致癌物”的话题提及频次较高的词语有“卫生巾”、“棉密码”、“硫脲”、“辛巴”、“检出”等。
六、媒体报道
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
1.关注“棉密码”卫生巾多批次检出硫脲及消费者健康影响
据新京报网、观察者网、新浪财经报道,多批次“棉密码”卫生巾被检出高含量硫脲,部分样品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μg/g,远超化妆品安全标准。消费者集体送检结果显示,10份样品中7份含硫脲,14份官方送检样品仅1批次未检出。此外,超30名消费者自述患甲状腺癌,数百人反馈出现妇科炎症、皮疹等硫脲关联病症,部分孕妇出现胎停、新生儿甲亢等异常。专家指出,硫脲虽属3类致癌物,但其高含量暴露可能与健康风险相关,尤其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
2.聚焦品牌方及监管部门对硫脲事件的回应
据澎湃新闻、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报道,棉密码品牌方称产品经汕头市监部门抽检合格,强调硫脲残留“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害”。监管部门回应称,此前未检测硫脲是因执行旧版国标(7月1日前),该标准未将硫脲列为指标。但舆论质疑旧国标中“原料应无毒无害”条款是否被违反,监管部门表示将组织专家重新研判。品牌方虽出具安全评估报告,但检测项目未包含硫脲,引发公众对回应可信度的争议。
3.讨论硫脲的致癌性及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
据生命时报、新浪热点、华夏时报报道,硫脲被列为3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干扰甲状腺功能、引发生殖系统异常及皮肤刺激。毒理专家指出,硫脲急性毒性低,但高剂量暴露下可能诱导肝毒性、免疫毒性等。尽管3类致癌物未明确致癌性,但消费者反映的甲状腺癌病例集中,凸显其潜在风险。化妆品领域已禁用硫脲,而卫生巾国标缺失相关限制,暴露监管空白。
4.聚焦卫生巾新国标实施与旧国标争议
据央视社会与法、成都商报、中国商报报道,7月1日起实施的卫生巾新国标首次将直接接触人体的产品纳入强制监管,明确禁用回收材料和荧光增白剂,但未提及硫脲。旧国标因未规定硫脲指标,导致此前市监抽检“合法不合规”。舆论呼吁新国标应补充化学添加剂限制条款,同时质疑企业利用旧标准漏洞添加有害成分,监管部门需加快标准更新与执行衔接。
5.关注辛巴及辛选集团的企业责任与品牌信誉
据中国商报、和讯网、新浪报道,“棉密码”作为辛巴自创品牌,曾因荧光剂问题登黑榜,此次再曝致癌物事件引发信任危机。辛选集团强调产品“合法合规”,但消费者质疑其供应链管理及研发透明度。检测数据显示,涉事卫生巾芯片(茶多酚专利)硫脲含量异常,疑似以低价硫脲替代茶多酚。专家指出,品牌方需对原料安全性负责,而多次质量问题反映企业品控缺失,消费者维权面临举证难题。
七、网民观点
1.辛巴及品牌应受严惩
众多网民对辛巴及其旗下的“棉密码”卫生巾品牌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和不满。辛巴此前就多次出现问题,此次卫生巾被检出超高含量硫脲,有致癌性,多人疑似出现关联病症,网民认为他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有人呼吁直接封杀他。大家觉得他为了利益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种行为等同于草菅人命,并且在事件发生后,辛巴没有及时给消费者一个交代和回应,这种态度让网民更加愤怒。同时,“棉密码”品牌也存在严重的卫生安全问题,必须严肃处理,还消费者一个公道。
2.呼吁加强监管
不少网民指出,网红产品监管滞后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辛巴团队利用“自研”光环规避供应链审核,平台未建立网红商品追溯机制,使得问题产品能够流入市场。此外,卫生巾国标长达20年未更新,对比食品、化妆品标准严重滞后,对硫脲等危化品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检测要求。因此,网民呼吁国家出手,加强对网红产品和女性用品的监管,提高检测标准,将硫脲等危化品纳入强制检测范围,推行“透明工厂”模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3.关注女性健康权益
女性用品多次暴雷,让网民对女性健康权益的保障表示担忧。卫生巾是女性的日常必需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女性的身体健康,但现在市场上的卫生巾却频繁出现问题,这让女性在生理期都要小心翼翼。网民认为,应该重视女性安全问题,提高女性用品的质量标准,保障女性的健康权益。同时,也希望品牌能够多一份责任,为女性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
4.质疑检测报告真实性
部分网民对网上流传的检测报告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报告只是一个截图,没有抬头公章,数字可能是随便填写的。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轻易相信这些报告。他们希望能够有更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给出明确的结论,以确定“棉密码”卫生巾是否真的存在问题。
5.建议谨慎选择产品
鉴于此次事件,许多网民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卫生巾等产品。他们提醒大家要选择正规品牌、正规渠道的产品,避免购买网红品牌的三无产品。同时,也不要只依赖一个品牌,最好多换几个牌子使用,以降低风险。一些网民还推荐了一些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品牌,如babycare、植护、护舒宝等。
八、热门文章
九、研判分析
(一) 风险分析
1.消费者健康风险:从媒体报道和消费者反馈来看,多个批次的“棉密码”卫生巾被检出超高含量的3类致癌物硫脲,数百名消费者反馈出现红肿瘙痒闷痘炎症、妇科炎症、皮疹荨麻疹、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硫脲关联病症,更有30余人自诉患有甲状腺癌,还有10例左右消费者自诉怀孕前使用该卫生巾,怀孕后出现了胎停、葡萄胎、新生儿甲亢等情况。硫脲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生殖毒性、肝损伤及免疫系统病变等多种生物健康风险,严重威胁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和胎儿的身体健康。
2.品牌信誉风险:“棉密码”作为网红主播辛巴自创的品牌,此前就曾因被指添加荧光剂登上黑榜,此次又被曝出多批次产品检出高含量致癌物硫脲,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很多人表示不敢再使用该品牌的卫生巾,甚至要求赔偿。这不仅会影响“棉密码”品牌的市场销售和发展,也会对辛选集团的整体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3.市场监管风险:新国标《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将卫生巾等直接接触人体的产品纳入强制监管,严控原材料,提升微生物标准。然而,“棉密码”在新国标实施前生产的产品中仍检出超高含量硫脲,暴露出市场监管在旧国标执行期间存在漏洞。此外,辛选集团回应称产品经汕头市监部门抽检合格,但消费者送检结果却与之不符,引发公众对监管部门检测结果的质疑,可能影响市场监管部门的公信力。
4.舆论传播风险:该事件引发了媒体、大V和网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部分网民对辛巴和“棉密码”品牌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和指责,要求严惩涉事企业和个人,甚至呼吁永久封杀辛巴。同时,也有一些网民对事件的真实性和背后的原因表示怀疑,猜测可能存在资本博弈或其他阴谋论。舆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了事件的处理难度和风险。
(二)后续工作建议
1.保障消费者权益:辛选集团和“棉密码”品牌方应积极主动与消费者沟通,建立专门的投诉处理渠道,及时回应消费者的诉求和疑问。对于使用过“棉密码”卫生巾并出现健康问题的消费者,应提供免费的医疗检查和治疗,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赔偿。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退货退款服务,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2.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方应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产品质量管控,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品牌宣传和公关工作,向消费者公开透明地展示产品的生产过程、检测报告和质量控制措施,重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此外,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社会形象和责任感。
3.强化市场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卫生巾等直接接触人体产品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严格审查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环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对于违规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增强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回应公众质疑:辛选集团和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舆论动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澄清事实真相,回应公众质疑。
上述报告,为“鹰眼早报告”人工智能编写。若需要查看更多网络热点事件舆情分析研判报告,可申请免费试用蚁坊软件的AI舆情分析报告工具。(舆情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相关阅读推荐:舆情简评|湖南两名高中生骑改装电动车撞墙身亡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