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0986
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报告 >>正文

2019年7月社会热点舆情分析

2019-08-06 15:30
作者:蚁坊软件浏览次数:22672

蚁坊“鹰眼舆情观察室”依托“鹰眼速读网”“鹰击早发现”系统,基于学术视野和科学方法做出第三方客观深度的研究分析报告。一方面对全网和定点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主流网络媒体以及微博、微信、论坛、博客、贴吧、问答、新闻跟帖等平台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电话抽样调查、内容定性定量分析、焦点小组、专家意见等方法对舆情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

在本月时间范围内,结合媒体报道量、网民讨论量、平台传播广度、事件性质等要素,通过对63个热点事件的舆情话题、地域分布、舆情热词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以期总结本月社会舆情热点的规律及特点。

一、热点事件

(注:热点事件所在地区若涉及多个省份,则统一划分为全国)

二、舆情话题

 

本月公共安全司法案件政经舆情、社会民生相关话题较为突出。

公共安全事件中,“‘国航监督员’事件”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指责他人在飞机处于滑行时段使用手机会危害公共安全的“监督员”,实际上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引发舆论一片哗然。舆论普遍认为应制止精神病患者乘坐飞机,以保障公共安全。“7·27香港元朗游行”“香港国际机场多人围攻老人”这两起发生在香港的事件,引发网民对香港公共秩序和社会道德状况的反思和忧虑。“贵州六盘水发生山体滑坡”“四川珙县发生5.6级地震”“辽宁开原突发龙卷风”“河南醉驾玛莎拉蒂案”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也引发大量网民的关注。如何有效避免或者降低天灾人祸所带来的损失,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司法案件事件中,“日本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纵火案”一事虽发生在日本,但京都动画在业内有极高的知名度,以及案件造成的惨重损失,使其也颇受中国网民关注。网民痛斥反社会罪犯的同时,也对在此事中的伤亡人员和损坏的动漫作品表示痛心和惋惜。“新城控股前董事长猥亵女童案”“杭州失踪女童案”“张扣扣被执行死刑”等事件也引起了舆论热议。在大多数案件中,网民往往呼吁严惩犯罪分子,而“张扣扣被执行死刑”事件中,有不少网民同情为母报仇的张扣扣。民众期待司法公正,但法律意识的薄弱和偏感性的思维方式,导致部分民众对犯罪嫌疑人的态度极端化。在维护司法公正的基础上重视舆论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社会民生事件中,网民关注点较为分散,“46个重点城市试行垃圾分类”因涉及范围较广,政策实行时间较长,大量媒体和网民不断传播有关“垃圾分类”的科普和经历,致使该事件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女主播直播炒作露出真容吓跑粉丝”“四川电视台暗访节目出现播出事故”两起事件引起网民疯狂吐槽。另外,在“黄毅清因造谣被拘”“马鞍山女子杜撰遭威胁性骚扰涉寻衅滋事”事件中,不少网民呼吁抵制网络谣言。

三、地域分布

 

如上图所示7月热点事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及华南地区。其中,北京(10起)、山东(5起)、香港(5起),“百度CEO李彦宏被泼水事件”“寒门女孩清华毕业典礼上发言引热议”“山东大学‘学伴项目’事件”“香港示威者围堵中联办”等多起事件引发舆论热议。此外,全国性热点事件有4起,“46个重点城市试行垃圾分类”“‘国航监督员’事件”“委员建议适当下调法定结婚年龄”等事件引发大范围关注及讨论。国外热点事件4起、国际热点事件1起,“日本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纵火案”“霍顿拒绝与孙杨同站领奖台”“章莹颖案宣判”“中国留学生唱国歌抗议澳大利亚高校反华游行”“金正恩特朗普板门店会面”等事件引发舆论热议。

四、舆情热词

 

舆情热词是指时段内在微博、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论坛等网络平台上出现频率高、分布范围广的词组及短语。在7月的热点事件中,46个重点城市试行垃圾分类引发全国性热议,而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率先进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上海实施垃圾分类被视作典型,舆论聚焦上海实施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和实施情况等,故“垃圾分类”和“上海”两词频频被舆论同时提及。此外,日本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纵火案伤亡惨重,令舆论哗然。“演员任达华中山遇袭受伤”“霍顿拒绝与孙杨同站领奖台”,因名人效应的影响,被舆论广泛关注。故“京都动画”“任达华”“孙杨”等词语热度较高。

五、舆情简析

1.高校应及时回应公众期待,严防舆论炒作留学生舆情

这段时间,山东大学的“学伴”制度及福州外来留学生粗暴抗法的事件将“留学生”问题推至舆论中心。随着关注量的增多,争论点逐步上升为“外国留学生在华特权”的大讨论,对外国留学生在华待遇优先的口诛笔伐已成为国民话题。

近年来,多所高校为了吸引留学生,推出了各种优待措施。很多人认为留学生享受超国民待遇,比如享受各种奖学金、享受两人间或单间宿舍、宿舍配备空调和独立卫生间等设施、降低考试考核标准,甚至个别留学生违法的行为未受有效制裁等。山东大学“学伴项目”事件以及福州农林大学留学生违反交规暴力抗法,这两个事件均反映了舆论长期对留学生群体不满的情绪,这一现象值得正视和讨论。不论如何,正视并从根源上解决“特殊对待留学生”现象才是此次事件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7月20日,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要推进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这一表态呼应了舆论对教育公平的期待。接下来,高校应加速落实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细化留学生管理细则,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高校在涉及留学生违法事件处理中,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严肃处理,不偏袒留学生才能赢得舆论的支持。

此外,留学生事件舆情发酵,有较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山东大学“学伴项目”事件中,有人给参与学伴制度的在校生发上千条骚扰短信,借机侮辱山大女生。一些带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要引起重视,及早关注舆论导向,回应舆论关切,避免小部分网民以正义之名,四处散播谣言,传播不实信息带偏舆论。高校还应关注网络暴力冲击师生群体,要在维护学校形象的同时用实际有效地行动维护师生的利益。

2.公共安全事故频发,全民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民众公共安全意识的匮乏,体现在其对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行为熟视无睹。部分人或凭借自身经验、所谓无知无畏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屡屡违法,危害公共安全。7月3日发生的“河南醉驾马萨拉蒂案”,犯罪嫌疑人谭某在醉驾肇事逃逸后,继续超速驾驶,追尾一辆正常等待红绿灯的轿车,致使车内人员2死4伤。谭某的“醉驾”“肇事逃逸”等行为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同时她对公共安全意识的缺乏,也受到大量网民的质疑与谴责。目前,谭某已被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最高可面临15年以上,甚至无期和死刑的严厉处罚。

无独有偶,7月17日,江苏常州一奔驰小客车因失控驶入同向非机动车道,冲撞多辆电动自行车,事故共造成13人受伤,其中3名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警方调查取证后,证实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穿拖鞋,并伴有“癫痫”发作,致使车辆失控。目前,警方的调查结果虽未公布,但网民对此事件的质疑声不断,有网民认为驾驶员徐某某隐瞒癫痫病违规驾驶。另有网民认为徐某某穿拖鞋驾驶车辆无公共安全意识,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其进行严惩。

以上两个事件,均因肇事者公共安全意识的匮乏,导致悲剧发生。而近年来这种现象并不鲜见,甚至朝着常态化与低龄化发展。7月2日,贵阳十岁男孩高空抛下灭火器砸死39岁女子,引发舆论热议。网民在质疑家长监管不周的同时,也暴露出家庭与学校对孩子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因此,让公共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加强全民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一方面要从培养“底线意识”做起,在全社会培树起一种严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绝不能为一己私利,逾越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另一方面则是需要监管部门的努力,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精细化水平,每个环节都要深入考虑和谋划。同时强化责任意识,从根本上降低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只有当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上升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程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率。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

蚁坊软件

鹰眼舆情观察室

2019年7月31日

免费试用

首页

产品中心

舆情播报

关于蚁坊

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