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0986
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简评 >>正文

舆情简评|风王“桦加沙”直扑广东珠三角

2025-09-22 17:26
作者:C浏览次数:248

一、事件概述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1日早晨,台风“桦加沙”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强度达16级(55米/秒),成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风王”,其巅峰强度将接近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

预计“桦加沙”在进入南海以后还会继续向广东方向移动,最大可能是在24日白天登陆广东中西部沿海。同时,“桦加沙”登陆华南的强度也将在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南海北部和华南等地致灾风险极高。

二、舆情趋势

由上图趋势可以看出,有关“风王“桦加沙”直扑广东珠三角”的舆情媒体舆情于09月21日17时达到最高峰,网民舆情于09月21日22时达到最高峰。

三、传播平台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风王“桦加沙”直扑广东珠三角”的舆情主要集中在新闻APP平台,相关舆情量,占总量的37.9%,其次为社交网络占34.6%,短视频占11.4%。

四、情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风王”桦加沙直扑广东珠三角的舆情情感倾向,中性舆情占比最多,为61.7%;正面舆情占比21.5%;负面舆情占比最少,为16.8%。

五、热词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风王“桦加沙”直扑广东珠三角”的话题提及频次较高的词语有“台风”、“桦加沙”、“广东”、“超强台风”、“登陆”等。

六、媒体报道

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

1.关注台风强度与年度风王地位  

台风“桦加沙”被多部门认定为今年最强台风,其强度已达到超强台风级(17级,风速60米/秒),预计巅峰强度接近2024年台风“摩羯”。中央气象台指出其登陆时可能维持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并可能成为年度“风王”。红星新闻强调其环流范围庞大,叠加冷空气影响后破坏力或堪比2018年“山竹”和2023年“苏拉”,珠三角地区可能处于台风“危险半圆”区域,面临极端风雨浪潮复合灾害风险。  

2.聚焦登陆路径不确定性及多次登陆风险  

台风路径预测存在显著不确定性,预计24日凌晨至下午在广东中西部至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但受偏西行近岸移动影响,可能出现“随时登陆、多次登陆”情况。广东省气象局指出,台风中心可能进入深圳150公里范围,若路径北调则直接影响珠三角。媒体提醒,巴士海峡地形可能削弱台风强度,但若无损进入南海,其影响可能超越“山竹”,导致珠三角历史性灾害。  

3.讨论台风对华南地区的复合型灾害影响  

“桦加沙”将带来风暴潮、特大暴雨(局地250-280毫米)、12-17级大风及次生灾害。珠三角需警惕天文大潮叠加风暴潮导致的海水倒灌,广东沿海局地累计降雨或达350毫米,城市内涝、山体滑坡风险激增。中国天气网分析称,台风右侧“危险半圆”效应可能使珠三角风力比山竹更强,且外围环流将导致江苏、安徽等地出现远距离暴雨,形成跨区域灾害链。  

4.强调防御措施与应急响应升级    

广东省已启动巨灾防御预案,要求南海中北部海域船只立即回港避风,粤西、琼州海峡等海域实行交通管制。气象部门建议高危区域群众提前转移,珠三角城市需加固建筑、暂停涉海旅游。深圳市预警称若台风中心进入150公里范围,将启动最高级应急响应,参照“山竹”级别部署防灾。专家特别提醒建筑密集区需防范玻璃幕墙坍塌和电力中断。  

5.分析气象条件与台风发展关键因素    

台风强度发展受海洋热力(30℃以上海温)、副热带高压引导及冷空气南下时间影响。巴士海峡地形对台风强度削减作用显著,若“桦加沙”中心无损通过海峡,其进入南海后可能维持超强台风结构。路径北调概率与冷空气南下时间负相关,若前期强度持续增强,台风将更靠近珠三角。当前预测显示,其7级风圈半径达400公里,10级风圈180公里,覆盖广东全境及港澳地区。

七、网民观点

1.台风危害大需加强防范

台风“桦加沙”强度大、路径复杂,其环流庞大,风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可能给广东中西部至海南东部沿海带来严重影响,如风暴潮、山洪、滑坡等灾害。珠三角、粤西沿海等地需重点防御,应提前做好防台抗台工作,如船只回港避风、作业人员上岸、关停旅游及水上项目等,同时要关注官方信息,确保信息透明,保障民众生命安全。

2.担忧工作生活受影响

部分网友担心台风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如是否会停工停课、上班途中是否安全等。一些在学校的学生因学校未停课而苦恼,打工人也担心台风天上班会遭遇危险,还有人担心台风会对交通、机场等造成破坏,影响出行。

3.与历史台风对比

不少网友将“桦加沙”与历史上的强台风如“山竹”“天鸽”“摩羯”等进行对比,关注其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力是否会超越这些台风。有人认为“桦加沙”的风圈和预计强度不弱于“山竹”,破坏力可能更大;也有人回忆起之前台风带来的灾难,对此次台风感到担忧。

4.关注台风登陆地点和路径

网友们对台风的登陆地点和路径十分关注,讨论其可能登陆的区域,如珠三角、粤西、海南等地,以及不同路径对各地的影响。有人分析冷空气、副高等因素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影响,还探讨了不同登陆地点的风力等级和灾害程度。

5.厌烦台风频繁来袭

很多网友表示今年台风频繁,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天天下雨、没有好天气,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有人甚至对台风感到“免疫”,希望台风能绕道或在海上消失,不要再登陆陆地。

八、热门文章

九、研判分析

(一) 风险分析

1.人员安全风险:超强台风“桦加沙”强度大、移速快、影响范围广,可能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及香港、澳门等地沿海居民面临房屋受损、被强风刮倒、被洪水淹没等危险。珠三角地区人口密集,一旦遭遇最猛烈的强风暴雨,人员伤亡风险极高。此外,台风影响期间正值天文大潮期,珠江口附近城市海水倒灌可能进一步威胁沿海区域居民的生命安全。山区还可能因强降水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山区居民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经济损失风险:台风可能对交通、涉岛涉海旅游、城市运行等造成严重影响。交通方面,机场航班可能取消或延误,铁路、公路运输受阻,影响货物运输和人员出行,给物流和旅游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涉岛涉海旅游活动被迫停止,旅游景区设施可能受损,旅游收入大幅减少。城市运行方面,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可能遭到破坏,导致城市部分功能瘫痪,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给工业、商业等行业带来经济损失。广东珠三角地区产业密集,企业停工停产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舆情传播风险:互联网媒体、大V和网民对台风“桦加沙”高度关注,相关信息传播迅速。如果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或不透明,可能引发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误导民众,加剧恐慌情绪。

(二)后续工作建议

1.人员安全保障: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及香港、澳门等地政府应及时转移高危区域群众,如沿海低洼地区、山区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的居民。设立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加强对救援队伍的培训和调度,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开展救援工作。

2.经济损失防范:交通部门应加强对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布交通信息,合理安排航班、列车和车辆的运行,减少交通延误和取消对经济的影响。旅游部门应提前通知涉岛涉海旅游企业停止营业,做好游客的疏散和安置工作。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受损设施,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企业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加固厂房、转移物资等,减少台风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3.及时回应:舆情监管单位和责任单位应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台风相关信息,包括台风路径、强度、影响范围、防范措施等。加强对互联网媒体、大V和网民的引导,及时辟谣,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通同时,关注民众的舆情动态,及时回应民众的疑问和诉求。

 

上述报告,为“鹰眼早报告”人工智能编写。若需要查看更多地方灾害事件舆情分析研判报告,可申请免费试用蚁坊软件的AI舆情分析报告工具。(舆情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相关阅读推荐:舆情简评|台风“米娜”将登陆广东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

免费试用

首页

产品中心

舆情播报

关于蚁坊

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