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0986
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报告 >>正文

苏州一女子杀夫藏尸冰柜案舆情报告

2023-03-24 08:40
作者:蚁坊软件浏览次数:21570

网络标签:女子杀夫;藏尸冰柜;亲属回应;官方通报;舆情传播;传播特点;舆论呈现;性别对立;家庭矛盾;舆论失焦;舆论泛娱乐化;舆论反思

 

(图源:姑苏公安微警务公众号)

事件简介:3月19日,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苏州市姑苏区驿东苑小区发生凶杀案,女子查某某杀害丈夫庞某某,并在冰柜藏尸15个多月,视频发布者配文表示“杀人偿命,还我儿子命”。查某某的父母到其住处时发现冰柜中的异常,查某某在父母的劝说下自首。当日当地警方回应确有此事,检方也提前介入案件。3月20日,当地警方在其官微发布这一案件的警情通报称“近日,本市居民查某丽(女,1993年出生)至我局投案自首,称其因家庭矛盾,将丈夫庞某伟(男,1991年出生)杀害,并将尸体藏于家中冰柜。案发后,查某丽被我局刑事拘留,3月20日,我局对查某丽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这期间死者亲友纷纷对此事发声,称在女子杀害丈夫的15个月里,杀夫女子用死者的手机更新朋友圈,谎称其外出躲债,女方曾打赏男主播,欠了很多债等,受害人父母曾陪儿媳过中秋,儿子当时就在冰柜里,被害人母亲称儿媳妇假装成儿子骗钱等。

研究概述:近些年发生了多起因夫妻矛盾、家庭纠纷发生的杀人的恶性案件,其中有些案件极为恶劣,让人细思恐极。2020年7月杭州杀妻碎尸案,引发全网震动。近日,杭州杀妻碎尸案凶手许国利被执行死刑。而今这起女子杀夫案再次引发全网关注,女子杀夫藏尸冰柜长达15个月之久,制造了不少死者还活在人间的假象,颠覆了网络三观。本文依托于蚁坊软件全网舆情监测系统,对该案件的舆情传播概况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案件在传播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传播特点,同时对这一恶性案件下网络舆论聚焦话题和相关特点进行呈现,并基于此对这类恶性杀夫杀妻社会事件的舆情传播和舆论现状进行总结反思。

一、苏州一女子杀夫藏尸冰柜案网络舆情传播概况

1、网络舆情传播热度演化分析

 

这一案件自3月19日进入公共视野,经过3天的时间连续传播,于3月22日舆情传播热度基本消散。总体上呈现舆情演化周期较短,舆情热度较高的传播态势。具体来看,根据该案件的舆情传播热度演化可以发现,该案件的舆情演化大体呈现以下两个主要过程。

新闻媒体报道推动舆情热度瞬时爆发

据媒体报道,2月底受害人尸体被发现,警方也开始调查。其后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中发布了该案件的相关信息。直到3月19日,上游新闻、Vista看天下 等媒体报道了此事,该事件的舆情传播热度开始形成,并在短时间内迅速爆发,达到峰值。“苏州一女子涉嫌杀夫后藏尸冰柜”、“苏州警方回应女子杀夫藏尸”等相关话题在网络中生成。女子杀夫后藏尸冰柜这一足够具有冲击力的事件情节引发了全网关注。随后,关于这名女子杀夫后更新丈夫朋友圈信息、这名女子打赏男主播、这名女子搬家都带着冰柜等相关亲属朋友的回应信息纷纷出现在网络中,提升了该事件的舆情传播热度。

各方不断回应促使舆情热度不断蔓延

经过3月19日集中传播之后,网络关注热度逐渐下降。从3月20日开始,该案件的更多细节被曝光,如女方欠了很多债、杀夫女子婚礼主持人发声、女子杀夫藏尸前刚与丈夫成立新公司、受害人父母曾陪儿媳过中秋,儿子当时就在冰柜里。这些信息主要的传播主体为新闻媒体,新闻媒体的报道内容主要是对事件细节信息的事实性描述。除了新闻媒体之外,各大自媒体大V们立足于事件信息对各种细节进行解读,传播各种观点,引发讨论。在各大传播主体对各方回应的传播扩散下,3月20日——3月22日,该事件呈现出较低传播热度下的持续蔓延态势。

2、传播平台分析

 

从这一案件的舆情传播平台来看,社交平台信息传播最多。除了社交平台用户多、信息传播、接收便捷这些原因之外,还跟这一事件本身有关,婚内谋杀亲夫、各种细节信息扩散,加之该事件涉及到性别对立、两性关系等敏感话题,这无疑提升了广大网民在社交平台上讨论的积极性。除了社交平台之外,各大新闻资讯类的APP、短视频平台等信息量也不低。

二、苏州一女子杀夫藏尸冰柜案传播特点分析

这一案件最主要的传播主体是新闻媒体,在新闻媒体持续跟进之下,各种细节信息在网络中不断传播。而从这一案件的具体传播内容以及相关议题的设置方面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案件相关细节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持续涌入

案件被曝光之后,当事人相关信息被陆陆续续报道出来,当事人的亲友同事是主要的曝光者。这些信息在短时间内以碎片化的形式高密度的输出。这种信息传播形态一方面是与不同媒体在采访、报道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媒体们将同时采访到的内容拆分报道,设置不同议题,生成不同话题,以吸引网民的关注,为该事件增加传播流量有关。

2、触及情感和恐惧的信息内容激发网民讨论的积极性

从具体呈现出来的关于该案件的相关信息来看,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触及情感,一方面是通过对比来刺激网民情绪。如被害者生前很上进,而女子喜欢打赏男主播,被害者还为其还债;男方社交平台上都是孩子,而女方社交平台更新内容都是追星看演唱会等。这种对比之下,更加渲染了“男人在婚姻中得到了什么”的氛围。另一方面是通过死者父母情感出发提升网民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同情,如死者母亲情绪崩溃心碎、凶手诈骗老两口20万等。除此之外,他们婚礼主持人发声称他们小两口结婚那么短,怎么会有如此大的仇恨,这无形中也让网民们反思。其二是触及恐惧,女子作案后藏尸一系列操作,让广大网民觉得细思恐极。如死者哥哥回应她搬家带着冰柜,我从没想过弟弟在里面;受害人父母回应称曾陪儿媳过中秋,儿子当时就在冰柜里等,这些信息内容提高了案件令人毛骨悚然的程度,进而提升了网民们围观讨论的积极性。

3、真伪有待验证的信息加剧网民猜想

该事件曝光之后,各种关于犯罪女子的信息流出,其中有关于这名女子喜欢打赏男主播的各种信息就呈现出真假难辨的状态。有消息传该女子为男主播花费了30万人民币左右,常常在打赏榜的第一位,打赏金额达到“郡主”级别。而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对于该女子杀害丈夫原因的猜想,如该女子婚内出轨看不上丈夫杀害了之、女子沉默网络爱上主播等猜想充斥在网络空间内。后续男主播所在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女子确实给男主播打赏过,但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金额。而女方杀害丈夫这件事情是在女方认识男主播之前就发生了,一切等警方调查清楚。这些真假未明的信息引发了网民的各种猜想,这些猜想加剧了舆论中的矛盾冲突。

三、苏州一女子杀夫藏尸冰柜案网络舆论分析

 

从整个事件网络舆论的聚焦话题来看,主要聚焦于“婚姻给男人带来了什么”、“这个女人到底遭受了怎样的对待才能作出如此的举动”、“不管男女杀人都是不对的,不要搞性别对立”、“肯定是男方的过错”、“女子打赏男主播”等几个方面。透过网络舆论话题聚焦内容的呈现可以发现,性别对立造成舆论失焦、舆论泛娱乐化凸显、理性声音微弱等几个方面塑造了该事件网络舆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性别对立为最大舆论聚焦点造成舆论失焦

性别对立是这一事件网络舆论最鲜明的标签,其中婚姻中男人也不会有好下场、女方杀人一定是男方的过错引起等都是性别对立的例证。当性别对立成为公众认识问题的第一立场时,关于事实本身的讨论就会被忽视,进而造成网络舆论的失焦,最终会淹没了一件恶劣社会事件进入传播领域后本该有的传播价值。同时还会加重网络空间内关于性别对立的现有矛盾,使其变得越来越难以调和,越来越脱离事件的是非曲直。

2、舆论理性夹杂其中但是声音微弱

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性别对立的评论话语时,仍旧可以发现呼吁不要搞性别对立的声音,其中“树立正确三观,无论男女无论如何杀人都是不对的,别被搞性别对立的人影响了”、“善恶真的不能打性别牌,这就是人性的千差万别”等呼吁不要搞性别对立的言论获得部分网友的赞同。这些理性发言虽然存在,但是总体上相对微弱。在强大的性别对立的舆论攻势面前,这些理性表达很可能因为遭受攻击,而逐渐消沉甚至是失语。

3、戏谑话语消解恶性案件严肃性造成舆论泛娱乐化

 

面对这一起性质恶劣的女子谋杀亲夫的社会事件,网络情感倾向呈现出以中性为主,占48.1%;其次为负面舆情,占42.3%。正面舆情较少,占9.6%的分布。从网民情感的分布来看,旗帜鲜明的抨击女子杀害亲夫的负面言论相较较少,虽然正面情感少,但是中性且不立足于事件本身表态的言论占比最多。这些中性言论大多以戏谑的态度表现出来,如“终于女杀男”、“劝你们对媳妇好一点”、“一日夫妻百日仇”、“性别一换、评论过万”等戏谑话语极大的消解了一起杀人事件所具有的严肃性,网络舆论呈现出泛娱乐化的趋势。这种严肃领域的新闻被戏谑化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下网络环境中性别对立风潮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面对这种新闻习惯于从娱乐化的角度去分析信息,进而导致严肃问题的讨论变得泛娱乐化、简单化、碎片化。

四、苏州一女子杀夫藏尸冰柜案网络舆情反思总结

苏州一女子杀夫藏尸冰柜案在网络中经历了三四天的传播后基本处于沉寂状态,对于这起颠覆社会大众三观的杀夫事件,网络信息的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细节信息密集涌入、刺激公众情绪的话题被突出设置、真伪莫辨的信息加剧舆论猜想等突出特点,而网络舆论聚焦呈现出将性别对立作为核心焦点、严肃新闻被娱乐化解读、理性呼声消沉等特点。该事件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舆情态势,一方面与现在各个传播主体追求时效和流量的传播行为、议题设置策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在性别舆论失序发展有关。最终导致该事件丧失了进入公共传播领域后应该体现的社会教育反思价值。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各大传播主体应该摒弃过度迎合当下性别对立舆论环境的传播方式,尽可能设置能引发公众就事论事的传播议题,以此打破网络性别舆论理性迷失的现状。同时,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该注重正向引导,以拓宽理性讨论的公共语意空间,达到强化理性表达的目的。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

免费试用

首页

产品中心

舆情播报

关于蚁坊

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