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签:基因编辑 艾滋病 贺建奎 染色体 双胞胎 露露娜娜 伦理
(图片来源于“大公网”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简介: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并称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她们出生后即可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发布后相关舆情迅速发酵,引发公众的质疑。随后,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及相关研究团体相继发表声明称:此次事件性质极其恶劣,已要求有关单位暂停相关人员的科研活动,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至此贺建奎及实验关联方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舆情量在11月27日达到顶峰。
11月26日,人民网深圳频道发布的文章《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将贺建奎研究出基因编辑双胞胎姐妹一事推到大众眼前,当天便引爆舆论场,舆情量在短短一天内激增。@头条新闻、@新京报、@财经网等媒体官微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进行传播,引发网民广泛关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健康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等关联方就事件作出回应,事件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舆论声势越来越强。
11月27日,事件进一步发酵。“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发文批判贺建奎违背学术伦理和规范的行为,引发大量新闻网站转载。@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深圳科技创新等关联方纷纷发布公告和声明称未参与该实验,@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新华视点等媒体官微对事件进行持续报道,@唐友讼、@Ent_evo、@李子李子短信等网络大V反思、探讨基因编辑婴儿的影响和后果,媒体、网民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关注度居高不下,舆情量在当日达到顶峰。
29日后,网民对该事件仍保持着较高关注度,但由于未再出现新的事件进展,事件热度逐渐呈下降趋势。
由上图可知,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事件中,社交网站的传播量排第一,占比91.34%,主要是消息在开始传播后,@头条新闻、@人民日报、@新京报等媒体官微迅速发布事件相关信息,@南方科技大学、@健康中国、@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等相关部门官微声称会对此进行调查核实,引发@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等媒体官微的转评。另外,网络大V@得到在微博上科普修改基因的危害性,引起大量网民关注,目前该博文转评皆超过11万。
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的传播量排第二、第三,占比分别为2.52%和2.46%。两者虽然在传播量上远不及微博,但新闻网站与新闻客户端持续跟进事件进展及各方回应,从法律和伦理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解读,对艾滋病防治和基因编辑进行科普等,充分发挥了媒体权威性的优势。
33%的媒体报道聚焦相关机构的回应声明,“新华社”“央视网”等媒体对国家卫健委、科技部、中国科协对此事坚决查处的回应进行了报道,引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等媒体转载。另外,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发布声明,称与此事无关,引发了“搜狐网”“网易网”“中华网”等媒体转载。
27%的媒体报道关注基因编辑婴儿伦理问题,“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发文认为,基因编辑婴儿是违反科学伦理的。“红网”指出,科学家如果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去从事研究,是在与科学界为敌,其研究成果也只能是“学术怪胎”。
18%的媒体报道解读相关政策法律,《法制日报》分析称,首先,该实验未经伦理审查属违法行为;其次,试验行为涉嫌违反多项规定;另外,未出生的婴儿不是民法中的权利主体,出生后若发现问题,无法追究侵权行为,隐患极大。“环球网”发文呼吁早日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指导相关领域的科研或医疗行为。
15%的媒体报道追踪贺建奎的投资来源,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声明称对实验不知情,也未资助过该实验。“澎湃新闻”报道,贺建奎称临床试验部分由其个人支出。“每日经济新闻”罗列了贺建奎名下的企业,以及投资过贺建奎企业的公司。
其他媒体报道占7%,主要为关注贺建奎的动向、基因编辑婴儿露露和娜娜的未来、科普艾滋病的防治等。
37%的网民言论反对基因编辑婴儿,认为其弊大于利,一是从生命伦理角度来看,有网民认为基因人相当于新的物种,若允许其存在并繁衍后代,可能会威胁到作为自然人的我们;二是在于基因本身,有网民表示基因编辑在很大程度会产生基因突变,假如控制不住,后果不堪设想;三是就人体实验层面而言,这项实验已经建立在两个无辜孩子的人生上,他们被剥夺了作为自然人存在的权利,取而代之的是成为疯狂实验砧板上的“鱼肉”。
21%的网民言论聚焦基因编辑技术。部分网民表示支持这一技术,认为基因编辑预防疾病就是强化手段,因为道德伦理没法防病治病。也有网民认为基因编辑是把双刃剑,有道德的科学家用它造福人类,没底线者将会无所顾忌。不过大部分网民对于这一技术仍是持反对的观点,主要在于其“脱靶”的不确定性、巨大的风险性以及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等。
19%的网民言论质疑相关部门的监管措施。有网民认为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更有网民接连发问称“贺建奎敢向全世界宣布基因编辑免艾婴儿在中国诞生,是否意味着国家相关部门对这方面的监管是空白?更没有相应的法律来约束?是否还有没公开的‘科学狂人’团队在地下秘密从事基因编辑婴儿的商业化运作?”
14%的网民言论探讨该事件应如何处理,一方面讨论对参与实验相关人员的处理;另一方面则针对已出生的婴儿,有网民疑惑这两个孩子是作为实验观察目标活着,还是独立个体活着;也有网民表示为了避免编辑基因的流传,是不是要对两个小孩的自由权利进行限制,比如禁止生育或结婚等。
此外,还有9%的网民言论发表了其他观点,主要是讨论实验的意义、吐槽相关涉事单位的回应、期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等。
贺建奎宣布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之后,关于基因编辑的种种讨论不断发酵,有关技术与伦理的纠葛也越发缠绕不清。总而言之,伦理审查与法律如何规范生物技术实验是这一场争论背后的核心问题。
伦理的“高压线”,不容触碰
虽然很多遗传病患者都指望新技术解除折磨,但科学家逾越规矩去探索是冒失的,可能给科学事业“拖后腿”甚至带来灾难。贺建奎试验中的基因编辑婴儿是另一种形式的“定制”婴儿,即便试验成功,露露与娜娜依然注定要被长期当成“试验品”,面临着太多未知的生存风险,这种“大跃进”的做法是伦理道德所不容许的。
科学是循序渐进的事业,不是赌博。任何未经审查及反复验证的技术,不得轻易应用于人体,这是人类面对技术进步的基本姿态。这一条线任何时候不能逾越,方有可能防范极端的、致命的错误,对包括技术专家在内的个别特例的伦理约束才是可能的,要不然只会引起混乱和恐慌。
法律应给生物技术设“禁区”
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尚无专门性的法律、行政法规,对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制主要依靠伦理审查。据报道,伦理委员会的审批过程,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管,全国的伦理委员会也没有统一标准。如若委员会成员牵扯到医疗机构和药企的利益,这种审查极有可能被绕开。
从公开报道来看,贺建奎是多家公司的企业法人,其进行基因编辑的试验的目的存疑。一旦该项技术被非法使用,将造成难以预估的后果。为了确保科学研究最大程度符合人类利益,法律有必要给生物技术设置“禁区”。科学技术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革,进行相应的立法已经势在必行。
蚁坊软件
鹰眼舆情观察室
2018年12月4日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