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作为政府与民众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其工作的一举一动都处于公众的聚光灯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类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的兴起,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呈几何级数增长。一条涉税舆情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被广泛转发、评论,进而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甚至可能对税务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严重冲击。在这种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下,税务部门加强舆情监测工作已刻不容缓,这是提升税收治理能力、优化纳税服务、推动税收政策落地生根以及维护税务部门良好形象的重要保障。那么,税务部门应如何做好舆情监测工作,以应对纷繁复杂的舆情挑战呢?税务部门的舆情监测工作是提升服务、优化政策、树立形象的关键,以下是关于税务部门舆情监测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构建完善的舆情监测体系
成立舆情领导小组与舆情办:设立专门的舆情领导小组,负责舆情工作的全局管理、组织协调与重大舆情的研判。领导小组下设舆情办,承担日常舆情监测、整理、报告及反馈等任务。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队伍:组建专业的舆情监测团队,选拔政治素养高、税收业务精、综合能力强的人员加入,并明确分工,确保舆情监测工作的专业性与持续性。
利用专业舆情监测工具:采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或平台,如蚁坊软件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实现对互联网上涉税信息的全天候实时监测,自动过滤无效内容,精准识别负面信息,并通过多渠道及时预警,以便早发现、早回应舆情风险。
二、明确舆情监测重点内容
政策解读与执行情况:密切关注新闻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中关于税收政策调整、税收改革等的公众讨论,及时了解纳税人的疑问和诉求,为政策的优化和宣传提供参考。
纳税服务与征管工作:收集公众对办税流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
税务干部作风与廉洁自律:关注社会公众对税务干部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评价和监督信息,及时处理违规行为,维护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
涉税热点事件与舆论动态:对税务相关热点事件的讨论热度、传播趋势、公众情绪等进行监测,以便及时掌握舆论走向,制定合理的回应策略。
三、建立高效的舆情监测机制
确定监测范围与关键词:覆盖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论坛、短视频平台等,同时设置涵盖税务政策关键词、税务部门名称、辖区范围以及常见涉税问题关键词等,确保全面、精准监测。
实时监测与预警: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监测,确保第一时间获取涉税舆情信息。对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设置预警规则,如关键词组合、情感倾向负面、舆情热度上升等,一旦触发预警条件,系统立即通过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信息筛选与整理:对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去除重复、无效信息,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形成结构化的舆情报告,为后续的分析和回应提供清晰的依据。
四、加强舆情分析与研判能力
建立舆情分析模型:构建舆情分析模型,从舆情的传播来源、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情感倾向、热点话题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准确评估舆情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
定期开展舆情研判会议:组织舆情分析人员、业务专家、相关领导等召开舆情研判会议,对重大舆情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回应策略。
关注舆情演化趋势:持续监测舆情的发展变化,及时发现舆情的演化趋势和潜在风险,以便及时调整回应策略。
五、完善舆情回应与反馈机制
制定舆情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舆情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级别舆情事件的应对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舆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及时回应舆论:遵循“及时、准确、透明”的原则,通过税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官方渠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事实真相,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利用媒体资源,确保舆论超正能量方向发展,营造有利于税务工作的舆论氛围。
加强与公众互动沟通:积极关注公众在各类平台上的留言和评论,及时回复和解答疑问,增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信任。定期开展在线交流活动,如在线访谈、问政等,直接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评估与持续改进:在舆情事件结束后,及时对舆情监测、分析、回应等全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舆情监测工作机制。
总之,税务部门应高度重视舆情监测工作,通过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明确监测重点、建立高效机制、加强分析研判以及完善应对反馈等多方面的努力,切实提升舆情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税务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纳税人、树立良好形象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阅读推荐:涉偷逃税被罚类事件舆情研究报告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