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0986
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简评 >>正文

舆情简评|广东高州发生山体滑坡致两死

2025-05-20 17:41
作者:C浏览次数:82

一、事件概述

2025年5月18日早晨7时许,广东省茂名高州市荷花镇平头岗村因遭遇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茂名市三防办迅速响应,组织市、县、镇三级应急、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赶赴现场进行救援。据现场初步统计,共有7人被困。截至19日上午,已搜救出6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3人正在接受治疗且无生命危险,仍有1人失联。受灾地点为一处三层自建房,一层和二层楼体背部被冲破,楼房前堆积了大量淤泥,楼房大门也被冲至数十米远。

据高州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损毁的自建房并非削坡建房点,也非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塌方点位于自建房屋后约20米处,初步估计塌方量约6000立方米。事故发生后,茂名、高州两级迅速组织公安、消防、应急、医疗等救援力量共140余人前往现场进行搜救。目前,剩余失联人员仍在全力搜救中。

二、舆情趋势

由上图趋势可以看出,有关“广东高州发生山体滑坡致两死”的媒体舆情于05月18日17时达到最高峰,网民舆情于05月18日17时达到最高峰。

三、传播平台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广东高州发生山体滑坡致两死”的舆情主要集中在新闻APP平台,相关舆情量,占总量的34%,其次为社交网络占20.5%,短视频占19.3%。

四、情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广东高州发生山体滑坡致两死”事件公众情绪倾向主要集中在负面,占据了53.6%的比例。同时,中性舆情占据了33.8%。相比之下,正面舆情相对较少,仅占12.6%。总体来看,公众对于这一事件的情绪反应以负面为主,但也不乏中性和正面的声音。

五、热词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广东高州发生山体滑坡致两死”的话题提及频次较高的词语有“山体滑坡”、“广东”、“失联”、“高州”、“1人”等。

六、媒体报道

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

1.关注广东高州山体滑坡事故

据新京报、新华社、新快报报道,2025年5月18日早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荷花镇平头岗村因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目前,事故已导致3人死亡,1人失联,3人正在接受治疗且无生命危险。受灾地为一处三层自建房,一层和二层楼体背部已被冲破,楼房前累积起大量淤泥,楼房大门已被冲至数十米远。此次损毁自建房非削坡建房点、非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塌方点在自建房屋后约20米处,初步估计塌方量约6000立方米。事故发生后,茂名市三防办迅速组织市、县、镇三级应急、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赶赴现场开展救援,目前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剩余失联1人正在全力搜救。

2.聚焦高州山体滑坡救援进展

据新华社、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报道,广东茂名高州市荷花镇平头岗村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140余名公安、消防、应急、医疗等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搜救。截至目前,已有6人被搜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3人正在接受治疗且无生命危险,仍有1人失联。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搜救最后一名失联人员。此次山体滑坡塌方量约6000立方米,受灾地为一处三层自建房,一层和二层楼体背部已被冲破,楼房前累积起大量淤泥,楼房大门已被冲至数十米远。

3.讨论高州山体滑坡事故原因

据新华社、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报道,广东茂名高州市荷花镇平头岗村山体滑坡事故初步判断由强降雨引发。此次损毁自建房非削坡建房点、非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塌方点在自建房屋后约20米处,初步估计塌方量约6000立方米。5月18日凌晨2时许开始下大暴雨,一直到早上8时许雨势方歇。山体滑坡是清晨发生的,村子里住得靠山近的村民都需要转移,现在有好些村民已经转移到镇上了。此次事故再次敲响警钟,极端天气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容忽视,有关部门需加强预警和防范。

4.关注高州山体滑坡受灾群众安置

据极目新闻、广州日报报道,广东茂名高州市荷花镇平头岗村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搜救的同时,也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村子里住得靠山近的村民都需要转移,现在有好些村民已经转移到镇上了。当地村民表示,他们住得离山比较远,没有受到影响,但之后接到消息,就帮忙转移安置受灾村民。此次事故共造成7人被困,目前已搜救出6人,仍有1人失联。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

5.聚焦高州山体滑坡事故后续处置

据新华社、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报道,广东茂名高州市荷花镇平头岗村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搜救的同时,也在积极做好事故后续处置工作。目前,3名伤者正在接受治疗且无生命危险。对于失联人员,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搜救。同时,当地政府也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此次事故再次敲响警钟,有关部门需加强预警和防范,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七、网民情绪

通过对有关“广东高州发生山体滑坡致两死”的网民言论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大众情绪分布如下:

八、网民观点

1.对受灾人员表示哀悼和关心

对广东茂名高州市强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事件,许多网民表达了对受灾人员的哀悼和关心,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平安,并对失联者表示担忧,期盼他们能够尽快被找到并平安归来。网民们对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灾害的无情表示感慨,认为在灾难面前,人类显得非常渺小,希望减少人员伤亡,祝愿所有人平安。

2.对救援行动的关注和支持

网民们对广东茂名高州市山体滑坡事件的救援行动表示关注和支持,赞扬救援人员的辛勤工作,希望他们能够平平安安完成任务。同时,网民们也对救援行动的迅速展开表示肯定,认为救援行动争分夺秒,全力搜救失联人员,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原则。

3.对地质灾害预警和防范的讨论

一些网民对广东茂名高州市山体滑坡事件中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范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应该提前做好地质灾害的预警和撤离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同时,也有网民提出,应该对山体进行整治和加固,减少山体滑坡的风险。

4.对农村建设和土地开发的反思

部分网民对农村建设和土地开发中忽视地质灾害风险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农村在开发土地搞宅基地时,应该重视种树稳固泥土,避免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5.对天气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关注

一些网民对近期的天气变化和极端气候表示关注。他们提到,广东地区近期雨水频繁,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同时,也有网民希望雨水能够均匀分布,缓解北方干旱地区的情况。

九、热门文章

十、研判分析

(一) 风险分析  

1.次生灾害及地质隐患风险  

本次山体滑坡由强降雨引发,塌方量约6000立方米,受灾自建房虽非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但周边地质条件在持续降雨下仍存在较高风险。塌方导致房屋结构严重损毁,现场堆积大量淤泥,且救援过程中仍有一人失联,搜救难度大。此外,广东多地近期强降雨频发,地质隐患区域可能进一步扩大,存在二次滑坡或泥石流的潜在威胁,对周边居民和救援人员安全构成挑战。  

2.舆情发酵与公信力质疑风险  

事件发生后,多家权威媒体及地方通报对伤亡数据表述存在差异(如死亡人数从2人到3人不等),可能引发公众对信息透明度的质疑。网民关注点集中在“非隐患点为何突发灾害”“政府监测是否存在漏洞”等问题,部分言论质疑防灾预案的有效性。若后续信息更新不及时或矛盾,可能进一步削弱公众信任,甚至引发对地方应急管理能力的负面舆论。  

3.社会稳定与善后矛盾风险  

事件已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及1人失联,家属情绪波动和社会同情情绪交织。网民提出“政府如何帮扶受灾群众”“房屋选址是否合规”等现实问题,若伤亡赔偿、灾后安置等善后措施未妥善处理,可能激化矛盾。此外,受灾地区需转移居民,临时安置资源若不足,易引发群体性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4.区域联防与应急响应压力  

茂名、高州两级虽迅速组织140余人救援力量,但灾害暴露出基层对非在册隐患点的预警能力薄弱。当前广东多地仍面临强降雨,粤北、珠三角等区域与前期降水叠加,地质灾害防治压力骤增。若未能建立跨区域联防机制或优化应急资源配置,可能导致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二) 改进措施  

1.强化次生灾害防控与搜救保障  

立即组织地质专家对滑坡区域及周边山体开展全面排查,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监测地质变化,划定危险区域并实施24小时巡逻。对已转移居民进行集中安置,严禁人员返流。同时,调派重型机械清理淤泥,结合生命探测仪扩大失联人员搜救范围,确保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2.统一信息发布  

由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牵头,联合宣传部门成立专项信息小组,每小时通报救援进展、伤亡确认情况及地质监测结果,统一数据口径。针对“非隐患点成灾”等质疑,通过科普地质灾害突发性特点、展示隐患排查台账等方式增强公信力。邀请权威地质专家接受媒体采访,解析灾害成因,降低恐慌情绪。  

3.完善善后安置与长效补偿机制  

设立家属联络专班,提供心理疏导并公示赔偿标准,优先保障伤者医疗费用。对房屋全毁家庭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协调周边村镇闲置房源作为过渡安置点。启动灾害保险理赔绿色通道,联合民政部门制定长期重建规划,明确受灾区域房屋重建的选址规范和政府补助比例,避免次生矛盾。  

4.优化区域联防与预警体系  

由省三防办统筹,建立粤西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县联动机制,共享气象和地质监测数据。对非在册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山体坡度、植被覆盖及居民分布,纳入动态监控数据库。通过短信、广播等多渠道向村镇一级实时推送极端天气预警,明确撤离路线和责任人,开展防灾演练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上述报告,为“鹰眼早报告”人工智能编写。若需要查看更多自然灾害舆情案例分析研判报告,可申请免费试用蚁坊软件的AI舆情分析报告工具。(舆情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相关阅读推荐:舆情简评|辽宁母子错过航班大闹机场称耽误考公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

免费试用

首页

产品中心

舆情播报

关于蚁坊

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