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0986
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研究 >>正文

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谣言事件舆情研判报告:传播分析与治理策略

2024-05-22 17:14
作者:Z浏览次数:5405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各类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然而,这种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成为谣言滋生和扩散的温床。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则关于“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一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的谣言,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谣言不仅误导了部分农民,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对这一类谣言进行舆论研判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谣言的传播伴随着虚假信息的扩散,严重影响公众对事实的认知,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农业生产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谣言的传播可能导致农民做出错误的生产决策,造成经济损失和粮食减产。通过准确分析谣言的传播规律和受众反应,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更有效的辟谣策略,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这一谣言事件的详细分析,揭示谣言的传播路径和背后动机,探讨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辟谣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通过系统的舆论研判,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对提供有力支持,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谣言概述

本节将通过对谣言内容和利益分析的详细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造谣者的动机和获益情况,从而为制定有效的辟谣策略提供依据。针对不同群体的辟谣策略需充分考虑这些动机和获益情况,以提高辟谣的针对性和效果。

1. 谣言内容

近日,网络自媒体发布传播了一则帖文和短视频,声称“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一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这一信息迅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扩散,引起了广泛关注。具体谣言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视频展示:多个短视频展示了收割机在田地中收割青小麦,并进行打捆打包的全过程。视频中的配音和字幕则称,农民通过将未成熟的小麦作青贮饲料,每亩地可以获得高达1500元的收入。

· 图文帖文:一些图文帖文详细描述了小麦青贮饲料的市场需求和高收益,并引用所谓的“专家”观点,声称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提高农民收入,还能解决饲料短缺的问题。

· 夸大收益:谣言强调,每亩地的收入可达1500元,远高于传统小麦种植的收入,诱使农民考虑这种不科学的农业行为。

· 模糊事实:谣言中缺乏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信息,通过旧图新发、将其他作物张冠李戴等方式,增加了信息的混淆性。

2. 谣言利益分析

造谣者的动力:

· 经济利益:部分造谣者通过发布和传播谣言,直接或间接地获取经济利益。例如,一些短视频制作者通过吸引大量点击和观看,获取平台的流量分成;还有一些推销割草机具的商家,通过夸大收益来促进设备销售。

· 流量变现:自媒体账号通过发布吸引眼球的谣言内容,快速积累粉丝和关注度,从而提高账号的商业价值。这些账号可能通过广告、赞助和粉丝打赏等方式实现流量变现。

· 竞争对手攻击:在农业生产和农机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某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利用谣言打击竞争对手,扰乱市场秩序,以达到自身获利的目的。

获益情况:

· 短期经济收益:造谣者通过吸引大量流量,短期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例如,短视频平台的点击量和观看量直接与广告收入挂钩,谣言内容的广泛传播显著提升了造谣者的短期收益。

· 市场操纵:一些推销农机设备的商家,通过制造和传播谣言,促进特定产品的销售,间接操纵市场需求。这些商家通过夸大青贮小麦的经济效益,误导农民购买割草机具,从而增加销售额。

· 账号增值:自媒体账号通过发布谣言吸引粉丝和关注度,提高了账号的商业价值。拥有大量粉丝的账号可以通过广告、品牌合作等方式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

长期风险与危害:

尽管造谣者在短期内可能获得经济利益,但长期来看,这种行为对社会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 扰乱农业生产秩序:谣言误导农民进行不科学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大面积农田的粮食作物未成熟就被收割,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

· 破坏粮食安全:小麦作为重要的口粮作物,收割未成熟的小麦用作青贮饲料,不仅浪费了粮食资源,还可能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 引发社会恐慌:谣言的广泛传播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影响公众对农业生产和政府政策的信任,破坏社会稳定。

三、谣言影响群体及立场分析

此次谣言影响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关注点和信息接收特点,这要求我们在制定辟谣策略时,必须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应对措施。农民群体需要通过权威渠道和专业机构的及时辟谣来引导;普通网民需要通过情感共鸣和事实澄清来教育;时政爱好者则需要通过深入的政策解读和数据支持来释疑。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谣言的传播,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 农民群体

立场与关注点: 农民群体是此次谣言的核心受众。他们对谣言的反应主要集中在是否真的存在高价收购未成熟小麦的情况,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由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收入相对有限,任何涉及能够提高收入的消息都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关注。谣言中提到的“每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的说法,极具吸引力,使得一些农民可能考虑冒险尝试这种不成熟的农业行为。

信息接收与传播特点: 农民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这些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使得类似谣言容易迅速传播并形成影响。农民往往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台获取农业信息,这些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不一,但因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极易被农民接受和传播。

心理分析: 谣言迎合了部分农民的短期逐利心理,使得他们可能忽视长远经济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科学性。此外,部分农民对政府政策和市场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加剧了他们对谣言信息的信任和依赖。

2. 普通网民群体

立场与关注点: 普通网民关注点主要在农民的生计问题以及社会公平公正。谣言中涉及农民因高价销售青贮小麦而增加收入的信息,容易激发普通网民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同情心和关注度。他们的立场多为支持农民增收,但同时也可能担忧这种做法是否会影响粮食安全。

信息接收与传播特点: 普通网民主要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及新闻网站获取信息。短视频平台的推荐算法也使得他们容易接触到相关谣言内容。这一群体的信息传播特点表现为分享和评论,通过网络舆论的发酵,进一步扩大谣言的影响范围。

心理分析: 普通网民对农民群体普遍怀有同情和支持心理,他们希望看到政策和市场对农民有利的变化。然而,缺乏专业农业知识的他们容易被表面信息误导,对谣言的真实性判断不足。同时,网络平台上的信息碎片化和情绪化表达,使得普通网民更易受到煽动性言论的影响。

3. 时政爱好者群体

立场与关注点: 时政爱好者主要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对于谣言所涉及的内容,他们更倾向于从国家战略和政策执行的角度进行评判。高价收购青贮小麦的说法引发他们对粮食安全和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担忧。

信息接收与传播特点: 时政爱好者主要通过专业的新闻媒体、政府官方网站、政策解读文章以及一些专业论坛获取信息。他们的信息接收相对专业,但也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参与讨论。由于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在接收到谣言信息后,倾向于通过多渠道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心理分析: 时政爱好者具备较高的信息辨别能力,但也存在对政策执行效果的敏感和关注。一旦出现涉及粮食安全的谣言,他们容易联想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从而进行深入讨论和传播。这一群体的意见领袖效应明显,他们的观点和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其他群体的舆论方向。

四、针对不同群体的辟谣策略及途径

针对不同群体的辟谣策略和途径,应根据他们的关注点和信息接收特点进行精细化设计。对于农民群体,应以权威信息发布和基层宣传为主,通过广泛覆盖和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正确信息;对于普通网民群体,应注重情感共鸣和事实澄清,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扩大影响力;对于时政爱好者群体,应以政策解读和数据支持为主,通过专业媒体和专家声音增强辟谣信息的权威性。只有针对不同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辟谣策略,才能有效遏制谣言传播,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1. 农民群体

辟谣策略:

· 权威信息发布:利用农业农村部等权威机构,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辟谣信息,解释未成熟小麦青贮饲料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真实数据。

· 深入基层宣传:组织农业专家和基层干部深入农村,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农民,帮助他们辨别谣言。

· 示范推广:通过示范农场和成功案例,展示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

辟谣途径:

· 乡村广播:利用农村地区的广播系统,在农忙时节定时播报辟谣信息,确保信息覆盖到每个农户。

· 农业合作社:通过农村合作社、农民协会等组织,发布辟谣信息,借助这些组织的影响力和信任度,扩大辟谣信息的传播范围。

· 短视频平台:在抖音、快手等农民常用的短视频平台发布权威辟谣视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演示,增强辟谣效果。

2. 普通网民群体

辟谣策略:

· 情感共鸣:利用普通网民对农民生计的同情心,发布真实的农民增收案例和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增强辟谣信息的情感感染力。

· 事实澄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解释谣言中的不实之处,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持。

· 公众教育:借助媒体平台,普及基本的农业常识和粮食安全知识,提高普通网民的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

辟谣途径:

· 社交媒体: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辟谣信息,通过热门话题和社交互动,扩大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 新闻媒体:利用主流新闻网站和新闻客户端,发布专题辟谣报道,深入分析谣言产生的背景和危害,提高公众的警惕性和辨别力。

· 互动问答平台:在知乎等知识问答平台上,邀请农业专家和学者回答相关问题,通过专业的解答和互动,澄清谣言,传播科学知识。

3. 时政爱好者群体

辟谣策略:

· 政策解读:发布权威政策解读文章,深入剖析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业政策,提供专业的政策分析和背景介绍。

· 数据支持:通过权威数据和统计分析,解释谣言中的经济误导和逻辑错误,用真实数据反驳谣言。

· 专家声音:邀请农业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媒体采访、学术文章和公开演讲等形式,发出专业声音,增强辟谣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辟谣途径:

· 专业媒体:在财经媒体、政策研究网站和学术期刊上发布辟谣信息,针对时政爱好者群体的专业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分析。

· 政府官网和公众号:通过农业农村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解读和辟谣信息,提供权威的信息来源和查询渠道。

· 专业论坛和社群:在专业论坛和社群,如知乎、简书等平台,通过专题讨论和问答,传播辟谣信息,提升时政爱好者的认知水平。

、该类谣言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注意事项

针对“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每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这一谣言,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需要主管部门、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三方共同协作,确保谣言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维护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以下是各方的具体注意事项:

1.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主管部门的注意事项

(1)制定和完善法规政策

· 加强监管力度: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确保网络信息生态治理有法可依。

· 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各级主管部门在信息生态治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监管责任到位,避免监管盲区。

(2)加强技术手段

·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健全谣言监测与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网络信息内容,及时发现并预警谣言。

· 溯源与打击:加强对谣言源头的追溯和打击力度,依法惩处造谣者,形成震慑效应。

(3)推进公众教育

· 宣传与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网络谣言的辨识能力,倡导理性阅读和分享,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 官方辟谣平台:建设并推广权威的官方辟谣平台,及时发布辟谣信息,增强公众对权威信息的信任度。

2.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的注意事项

(1)完善平台治理机制

· 内容审核机制: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配备专业的审核团队,严格审查发布内容,及时发现并删除谣言信息。

· 用户举报机制:建立便捷的用户举报机制,鼓励用户举报不实信息,并对有效举报给予奖励,形成良好的平台治理氛围。

(2)技术支持

· 算法优化:优化平台的内容推荐算法,避免谣言信息因点击量高而被过度推荐,减少不实信息的传播机会。

· 谣言标记与提醒:在检测到疑似谣言信息时,平台应及时标记并提醒用户,同时引导用户查看权威辟谣信息。

(3)合作与协同

· 与政府合作:平台应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共享,协助政府进行谣言治理和信息溯源。

· 行业自律:倡导平台间的行业自律,成立行业联盟,共同制定和遵守信息内容治理规范,形成合力打击谣言的良好局面。

3. 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的注意事项

(1)遵守法律法规

· 法律意识: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不编造、不发布、不传播虚假信息。

· 责任担当:信息内容生产者应认识到自身在信息传播中的责任,避免为追求流量和利益而发布不实信息。

(2)提升专业素养

· 专业知识:加强对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确保发布的信息科学、准确,避免误导公众。

· 信息核实:在发布信息前,应进行多渠道核实,确保信息来源可靠、内容真实。对于不确定的信息,应标明“待核实”状态。

(3)积极参与辟谣

· 主动辟谣:信息内容生产者在发现谣言后,应主动进行辟谣,通过专业分析和数据支持,向公众传递正确的信息。

· 传播正能量:积极传播正能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发布有助于公众了解真相的信息,为构建良好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总结

在信息时代,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广,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公众认知。以“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一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的谣言为例,我们通过详细的谣言内容分析、利益分析、群体影响分析以及辟谣策略的制定,全面揭示了谣言产生的动因、传播机制及其危害。

谣言内容与利益分析部分,揭示了造谣者通过经济利益和流量变现的动机,阐述了谣言对农民、普通网民和时政爱好者的不同影响。谣言迎合了农民对高收益的渴望,利用普通网民的同情心和关注度,以及时政爱好者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敏感性,从而迅速扩散。

群体影响分析部分,通过对农民、普通网民和时政爱好者的立场和信息接收特点的分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辟谣策略提供了依据。农民关心自身利益,普通网民关注农民生计,时政爱好者关注国家粮食安全,这些不同的关注点需要分别采取权威发布、情感共鸣、事实澄清等差异化的辟谣措施。

辟谣策略及途径部分,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提出了权威信息发布、基层宣传、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新闻媒体、专业论坛等多种辟谣途径,确保辟谣信息能够覆盖到各个群体,增强辟谣的有效性。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注意事项部分,强调了主管部门、网络平台和信息生产者三方在治理网络谣言中的责任和注意事项。主管部门需要加强法规政策制定和技术手段支持,网络平台需优化治理机制和算法推荐,信息生产者应增强法律意识和专业素养,主动参与辟谣工作。

治理网络谣言不仅需要政府的强力监管,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协作、科学治理,才能有效遏制谣言的传播,维护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公众也应提高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理性对待网络信息,形成共同抵制谣言的社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时代的和谐与稳定,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舆情监测系统免费试用

相关阅读推荐:11月常见谣言的传播动力分析及辟谣策略建议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免费试用

首页

产品中心

舆情播报

关于蚁坊

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