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0986
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研究 >>正文

常见的舆情风险有哪些?

2022-10-18 10:15
作者:浏览次数:11443

通常而言,热门网络舆情一般会经历萌芽期、发展期、爆发期、衰退期和沉淀期,在不同周期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在各个阶段需要规避的风险和误区也各不相同。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舆情风险,以便及早化解,避免舆情应对不当激化矛盾,造成不良后果,损害政府公信力,就要特别注意舆情发展过程中的各类舆情风险和危机,本文将简单介绍下相关舆情风险点都有哪些,以供参考。

一、在舆情萌芽期介入不当

萌芽期的网络舆情通常传播范围有限,只在部分小群体内传播,还未被网民普遍关注。如果此时介入得当,往往能将其快速平息;如果介入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使其快速进入舆情发展期。在此时期的舆情风险点主要有:

1、未及时发现舆情。未能及早发现负面、敏感舆情信息,导致舆情的扩散。建议可以组建舆情工作小组,利用当下较为热门的舆情监测工具,如蚁坊鹰眼速读网系统一类的平台,开展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舆情,及早开展舆情工作。

2、盲目控评。对于相关的负面信息,盲目控评易招致舆论反感、激化矛盾。在实践中,更具实效的举措是引导奠定舆论的总体基调。

3、重承诺轻执行。如果因为萌芽期舆情反映出的问题影响力较小而不去解决,或解决问题速度滞后于舆情发展态势,就会小事拖大,甚至给公众留下慢作为、不作为的印象,影响政府公信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确实存在执行困难,也需做好信息的及时公开,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并提出解决方案和解决的时间,给公众以交待。

4、无视舆论真实诉求。舆情多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延伸,在引导处置时只是重视舆情引导处置的形式,而忽略舆论背后的网民关切重点和真实的舆论诉求,不但无法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会给公众留下形式主义的印象。

二、在舆情发展期未能快速有效回应

发展期的网络舆情迫切要求相关部门快速有效回应,并开展实际处置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陷入回不回应、如何回应的困惑。

1、消极被动引导处置舆情。发展期的舆情进入爆发期的风险较高,如果采取消极被动举措,任由其发展,甚至到必须处置时才被动采取举措,易错过重要机遇期,进而导致舆情的进一步传播扩散,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2、未掌握事实就凭主观判断进行回应和辟谣。这样不仅无法做好信息发布工作,而且还会引发次生舆情。

3、线下问题处理不当激化线上舆情。舆情发展期出现的线上线下频繁联动的现象,就要求必须着手解决线下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果线下问题处置不当,就会激化相关矛盾,进一步刺激线上舆情发酵,扩大线上负面舆情的影响。

三、在舆情爆发期盲目堵截

爆发期的网络舆情热度高,议题较多元,诉求相对明确,能量亟待释放。此时的总体策略应以疏为主,切不可盲目进行堵截。如:添加剂风波中,海天酱油的回应便引发舆论质疑。

1、采取强对冲措施。爆发期的舆情就像高速运动的物体一样,已具备一定惯性。如果对其采取强对冲举措,不但无法化解其强大的动能,反而会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可能会改变舆情发展态势。

2、过度的封堵举措。爆发期的舆情已经积蓄网民关注度,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此刻采取封堵举措,不仅无法取得良好效果,反而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激起更多质疑。

3、形式化或情绪化的信息发布。爆发期的舆情格外关注客观事实,此时如果忽略舆论关切,发布一些形式化、情绪化的信息或者声明等,极有可能会引发次生舆情。如:重庆星巴克驱赶投诉执勤民警事件

四、在舆情衰退期未通防范新焦点产生

进入衰退期的舆情热度会慢慢消退并趋于稳定。但如果疏于防范,导致新的焦点议题再次产生,也会造成舆情热度反弹。

1、盲目乐观思维导致掉以轻心。衰退期的舆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充满不确定性和迷惑性,容易让人掉以轻心、盲目乐观,放松风险防范。

2、线上线下联动引发次生舆情。经历发展期、爆发期之后,线上舆情和线下舆情的双向沟通与相互关联更为密切,线上舆情引导处置不当或线下舆情引导处置不当,都会改变舆情发展的向好趋势。

3、缺乏动态追踪评估。总体上看,衰退期的舆情热度趋于下降,但不排除下降幅度较小、短期内居于中高位等情况。为此,必须进行动态的观察和评估,防止舆情的良好发展态势发生反向逆转。

五、在舆情沉淀期缺少闭环环节

进入沉淀期的舆情一般处于稳定低热度状态,风险系数较低。但是,如果前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 后续仍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1、惯性思维不分差异。沉淀期前偶发性的舆情反弹,大都由新的敏感议题或相近的议题引发,换言之舆情的焦点已发生变化。此时,如果仍沿用前期的舆情防控思维来引导处置后续次生的新舆情,忽略次生舆情背后潜藏的新问题,就会陷入牛头不对马嘴的窘境,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2、不修复公信力。沉淀期的舆情就像完全喷发后的火山,发生次生舆情的风险较小。但是,如果未能切实解决舆情反映出的真实问题,或引导处置工作未按约如期进行,让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力失去信心,此时的舆情仍可能死灰复燃。

3、不打造处置闭环。舆情反映的问题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处置闭环必然包括解决类似问题和隐患。如果引导处置工作仅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根除隐患,可能产生聚焦效应,最终再次引发舆情。


蚁坊鹰眼速读网舆情监测系统免费试用》》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免费试用

首页

产品中心

舆情播报

关于蚁坊

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