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0986
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研究 >>正文

两会期间政法舆情风险分析与研判建议

2022-03-08 11:54
作者:蚁坊软件浏览次数:19541

政法舆情在诸多网络舆情事件中发生频率高、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如若对其风险防范不慎,轻则陷入塔西佗陷阱,重则影响社会稳定。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本身就是一场大型的线下舆论收集活动,新媒体时代,代表、委员、广大网民和大众传媒更是共同塑造了“两会”线上网络舆论场的景观。其中,涉政法机关舆情表现地异常活跃。这不仅表明社会公众对政法舆情始终保持强关注度,也意味着政法舆情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应当注意的是,“两会”期间网络舆论基于与政法舆情相关的公共性事件的探讨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要远甚于公共性事件本身所产生的后果。因此,本文从两会期间政法机关可能面临的舆情风险点出发进行研判分析,并提出相应地建议。由此以期助推法治社会的健全与完善,助力舆论理性向纵深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一、两会期间的政法舆情风险点

1、敏感社会议题

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通常与社会公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如结婚、生育、住房、工作休假等等,这些焦点问题既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也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对于这些敏感话题,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着不同的观点分歧,成为政法舆情一大风险来源。

2、政法热点事件背后的热点话题

一些政法热点事件在网络上发酵之后,伴随着舆情的落幕因其特殊性成为经典案例。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一言一行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很多政法舆情热点事件都进入了代表委员的视野,在两会上得到更为权威的回应。如拐卖妇女儿童等,这类再度被提及的政法热点事件极易被炒推至风口浪尖,舆论反复审判消解公信力。

3、媒体报道过度追求刺激性

部分代表委员的建议被媒体曝光在网络舆论场通常是简化了的意义表达,或曲解原意,或不接地气而可能会引发网民的反感和吐槽。媒体为获得流量在议题设置上过度追求受众取向,强调冲突性博得用户眼球,如“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而实际上代表委员强调的是“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这种刺激负面情绪的报道超越了舆论监督的范畴,易滋生负面舆情。

4、网民舆论误读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相关建议被置于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对于网民来说,接收到的信息存在比较片面的可能性,公众依据某些单一性的话题进行想象推理,作出错误的判断,甚至发展为话语暴力。史伟云代表“建议18至45岁近视人群做激光手术”,被网民指责“你为啥还戴眼镜”“你为啥不做”,而忽略了他“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的身份。

二、政法舆情风险化解研判建议

1、构建两会舆情风险预判和应对机制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使得信息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两会期间的舆论声势与舆论强度集中爆发,暗含着舆情危机。将两会期间政法机关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作为前置程序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构建两会舆情案例库,并依托于比对数据对政法舆情风险点进行多维度逐项分析,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利害关系群体反应和激烈程度以及风险的未来趋势;另一方面,运用舆情系统,实现风险内容实时监测、敏感话题发现、跟踪预警和分析处理等功能,推动两会政法舆情研判科学化、高效化。

2、加强主流舆论引导平衡舆论监督

两会期间的代表提案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部分网民将此作为宣泄不满、恶意传播负面的时机,形成偏见、极化、攻击性的网络舆论场。主流媒体应当切实把握舆论引导力,发挥把关人、议程设置的角色,使舆情风险在两会期间实现监督的平衡,控制宣传火候和宣传尺度,畅通网民舆论反馈的平台,将行之有效的网民意见和建议进行适度的正面宣传。

3、培育网民理性谨防舆情政治化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网民期待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对政法领域的负面事件作出表态和回应,而一旦产生落差又会与公众的政治管理不善的归因发生匹配,表现为不满情绪的扩散。培育理性精神要求网民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防止舆情危机政治化,同时重视网民利益诉求、保障网民理性表达,防止舆情危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免费试用

首页

产品中心

舆情播报

关于蚁坊

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