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社会关注度极高,网络空间也变得异常活跃。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或不良网络行为者却利用这一特殊时期,通过挑起极端对立、恶意丑化传统习俗、宣扬不良价值观等方式,制造网络戾气,扰乱社会秩序。基层政务单位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利用舆情监测服务,实时防范和化解这些网络极端对立舆情,营造一个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
一、春节期间村镇舆情监测的重要性
维护社会稳定:春节期间,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出现极端对立舆情,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的负面情绪,甚至升级为社会矛盾。通过舆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避免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保护传统习俗:恶意丑化春节民风民俗的行为不仅破坏了节日氛围,还可能对传统文化造成伤害。舆情监测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制止这类行为,保护传统习俗的传承。
提升政府形象:有效的舆情监测和应对可以展示政府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二、春节期间村镇舆情监测的具体方案
1、成立专业监测团队:春节期间,基层政务单位应成立专门的舆情监测小组,成员可以包括舆情工作人员、公关宣传人员或相关技术专家。该团队负责全网舆情的实时监测、分析和回应,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突发舆情。
2、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机制:基层政务单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通过“人工+技术”的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舆情监测。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要加大监测力度,确保不漏掉任何重要信息。
3、利用先进的舆情监测技术:
l 网络爬虫技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从各种信息源(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等)抓取数据,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抓取。
l 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使系统能够理解和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进行信息抽取、情感分析等,帮助快速把握舆情的基本内容和情绪倾向。
l 关键词分析与热点识别:通过使用大模型,有效识别出文本中的高频词,并根据其出现频次和相关性发现潜在的热点话题。
l 实时预警与智能响应:通过建立正态舆情波动模型,实时检测数据中的异常波动,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快速响应。
4、多渠道收集信息: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报送人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多渠道查找信息,确保信息收集的全面性。
5、有针对性的报送信息:在报送舆情信息时,应明确报送目的和受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信息,可以更好地满足相关部门和公众的需求,促进问题的解决。
6、建立舆情监测平台:有条件的村镇政府单位可以通过建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利用智能的舆情监测系统,自动对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等渠道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智能判别,提取其中的负面信息,并及时预警和报送信息。
7、规范舆情信息报送流程:为确保舆情信息的及时、准确报送,需要制定一套规范的报送流程。如通过明确舆情信息报送的责任主体和报送渠道,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至相关部门。
8、建立信息快报机制:在舆情突发、紧急时,采用舆情信息快报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信息的发布和传达。总结舆情信息快报工作,建立信息快报工作体系,最大程度地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紧密性。
9、提升专业水准: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类舆情培训,提高舆情报送和研判的专业技能,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为村镇政府单位提供高质量的舆情监测和报告汇总服务。
10、增强客观评估:保持客观地评估舆情,从多个角度分析舆情状况,避免盲目自我评估的偏差。
11、完善舆情数据库:在进行舆情监测保送的过程中,要做好舆情传播详情数据的存档工作,为村镇政府单位正确回应提供完善的历史数据支持,帮助单位建立历史舆情数据库,方便单位检索与查询。
通过以上措施,村镇政务单位可以有效开展春节期间的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舆情问题,营造一个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
相关阅读推荐:唐山暴力打人事件下舆论场呈现怎样的特点?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