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媒介逐利性越来越明显,网络信息环境鱼龙混杂,舆论对于新闻来源、新闻真实性保持较高关注度。特别是重大舆情事件,本身即具有强势舆论聚焦,任一敏感性的爆料必然带来更大流量,媒体抢发新闻行为很容易导致假新闻登上舆论场。伴随着“3·21”东航飞行事故客机搜救进展,“第二个黑匣子”牵动着全国网民神经,媒体报道“已找到”消息第一时间迎合了舆论关切,然而却经历了“媒体求证—事实反转—舆论落幕”的反常操作,假新闻陷入负面舆情漩涡。
一、假新闻引爆舆情
1、网络热度瞬时爆发
从“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网络热度趋势来看,呈现出瞬时爆发的态势。3月25日10时到达峰值,11时回落后走向平缓,该热度发展与事件本身的进展密切相关。
3月25日10时35分,中国民航局的机关报中国民航报称:“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在报道中“本报记者在搜救现场得到确认”得到特别强调,以证实消息的准确性。同时,中国民航报公众号还采取了目前中国官方媒体流行的灵活语言风格,标题为“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而正文只展现两个字“真的!”文末七位署名记者“广西梧州报道”。上述内容发出后,各官媒、自媒体转载报道,“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迅速登上社交网络平台热搜榜,广大网民纷纷表示“太好了”、致敬搜救人员“辛苦了”。
但紧接着,中国民航报官方删除了该消息,舆论质疑声在网络上起伏不断。新华社10时49分发布消息,3月25日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了解到,目前还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救援现场正在抓紧搜寻,有关消息将以指挥部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为准。随后,中国民航报作出《郑重致歉》,全文如下: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核实相关事实不严谨,今天上午错误地发出了关于找到第二个黑匣子的失实消息,特向读者郑重致歉!
2、反转前后网民情感变化
短短十几分钟,“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发生了大逆转。总的来看,“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大肆传播阶段,网民正面情感占据89%,绝大部分网民认为“离真相更近一步”;“目前还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被权威媒体证实后,网民情感随之变化,正面情感大幅下降、负面情感升至53%、中立情感占21%。
具体来看,首先专业性媒体发出报道确认该消息的准确性并得到诸多主流媒体的转载,网民对此未加质疑作出积极正面的情绪表达,致敬救援人员为主流声调;但随着专业性媒体删除首发这一操作,网民追问之下逐渐展现出不确定性态度,不安疑惑的情绪弥散在网络空间。
直至官方主流媒体证实“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网民谴责批判期待等言论蔓延传染形成持续性复杂性的主导情绪,事实的反转导致情绪转向负面。这种情绪的持续性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谴责首发媒体抢流量炮制假新闻和对权威媒体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喊话救援人员注意安全、抓紧搜寻黑匣子仍然保持强烈的期待感。最后,首发媒体致歉引起网民更多的反思思考,“希望知错能改”“新闻需要的是公信力不是速度”“比知识更重要的,就是人的思想、立场,还有职业操守”。
二、“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反转原因分析
基于东航MU5735客机失事备受全民关注的舆论背景,“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出现反转既有其客观因素,也受到主观失误的影响。
1、客观因素
新媒体环境成为滋生假新闻快速发酵的土壤。假新闻借助新媒体平台在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上具备传统媒体传播渠道所没有的优势。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经由媒体首发后舆情热度的瞬时传播特性,体现出网络环境下信息裂变膨胀,网民作为信息接受者情感被迅速点燃,成为滋生消息快速发酵的土壤。
东航MU5735失事原因的不确定性与公众信息需求不匹配。客机失事灾难性消息使全网网民沉浸于探究原因的天然驱动中,找到第二个黑匣子则是可能查明真相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说公众对于该最新消息进展程度的强烈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假新闻能够构建网民内心愿景,恰恰迎合了网民这种心理需求。
2、主观因素
把关的缺位:信源核查和媒体转载具有随意性。媒体机构为抢占首发、获得更高关注度,有可能在信息源头还没有核查清楚是否正确的情况下便发布新闻报道,“把关人”的缺失给假新闻的诞生提供了契机。而多家主流官方媒体一味引用看似确凿的消息进行随意转载,将缺位的把关机制二次放大。
点击率和流量冲击下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缺失。新闻消息的速度和真实在流量社会遭到巨大冲击,市场经济环境中,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缺失,导致日益严重的新闻失范和伦理问题。“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一则简短的消息有多位记者署名,但他们抓住了速度却忽略了真实性,造成事实反转。
三、从舆情反转看假新闻的应对措施
由于网络信息井喷式爆发、传播范围、影响力度加大,假新闻造成舆情反转更易产生巨大的危害性。因此,对于媒体而言,一方面,从业人员加强专业素养,建立信源核查机制和把关机制,在采写、编辑、发布的每一个环节严格要求,有效过滤假消息;另一方面,转载媒体注重信息审核能力,控制内容失实带来的风险,降低假新闻的转发发布频次,减少因媒体之间的重复转载带来的假新闻盛行的舆论景观。对于公众而言,要始终保持对网络不实信息的警惕性,尤其遇到重大舆情事件,力求客观理性发声,拒绝被带偏节奏,自觉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